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反思 | 论彼此服事的重要性:成长、得恩赐、践行爱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2月27日 12:06 |
播放

记得有为传道人说:“看一间教会的好坏,先不要看证道和唱诗,而是要先看弟兄姐妹聚会开始之前来到教会的状态,以及聚会结束之后弟兄姐妹沟通的话题。”虽然这句话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标准,但是确实能说明一定问题。

如果一间教会弟兄姐妹到了聚会的地方,想的、说的、讨论的不是以基督为核心,相互之间不是彼此勉励、分享上帝的话,而是彼此讨论房子、车子、金钱,那么这间教会外在无论多么豪华、富足,在属灵的层面也是穷乏的。

由此可见,弟兄姐妹真实的光景正清楚的显出教会真实的状态。

其实,教会的见证绝不是外在华美的教堂、物质的丰富,教会真实的见证乃是其实每一位弟兄姐妹。当耶稣基督的生命在弟兄姐妹的生命中发动的时候,当弟兄姐妹生命里流露出基督属灵美好的时候,当有弟兄姐妹可以坦然说‘我活着就是基督的时候’,这才是教会荣耀的见证。

当然,圣经教导弟兄姐妹不仅仅要关心自己生命的状态,同时要关注其他弟兄姐妹的生命,因为这才是一个有爱的团契。

曾经有一位的教会的领袖这么说:“衡量一间教会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看到底在教会当中有多少的弟兄姊妹,愿意进入到人群当中成为一个君尊的祭司”。这句话也就意味着,衡量一间教会活力,并不是以有多少的事工为标准,虽然这确实能当做一种参考,但是最重要的是教会中的弟兄姐妹是否甘心情愿地将自己奉献于祭坛上,去服事上帝、去服事弟兄姐妹。

有些教会或者团契生活里很努力服事的只有一两个人,或者只有几个人。但是大部分的弟兄姊妹都是比较被动的,甚至没有服事的想法。为什么弟兄姊妹没有这种观念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自己不配去服事弟兄姐妹,应该让别人做服事的工作。还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害怕会失败,担心自己的做的工作没有效果、担心自己影响了别人......

正是因为这些顾虑,导致一些弟兄姐妹很难参与到教会的服事中,很难以服事角度去分享彼此之间的爱。客观的讲,上帝创造的每个人、拣选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上帝都赋予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计划,没有人能替代、没有能忽略。当一个人在团体中、在自我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又以奉献者的心志将这份恩赐分享给更多人,这就让彼此服事的恩典在人群中发动了。

上帝将我们放在教会这个群体中间,其实不仅仅只是以群体进行划分,更重要的是在群体中间对我们有塑造,让我们在群体中间首先学习认识人,在属灵前辈的见证中让我们更认识上帝的信实。同时,让我们在群体中间学习践行上帝的话,将圣经教导可以真实的活出来。很多弟兄姐妹表示:“上帝的话语听起来很激动,但是践行的时候却很难。”正是因为我们行为上有薄弱的地方,所以上帝将我们带入人群中,在人群中让我们进入真理,让我们学习顺服、学习谦卑、学习舍己,使我们更像他。

当然团契的生活也是让我们得到保守、得到恩典的地方,就像当异端来扰乱的时候,一个人就很容易跌倒,但是有弟兄姐妹在身边的时候,让我们可以得到和好的保护。当然上帝更是介着不同恩赐的弟兄姐妹拓展我们的什么,使我们的生命得到祝福。例如有人有:话语的恩赐、文字的恩赐、看望的恩赐、绘画的恩赐、音乐的恩赐等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团契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被罪影响的时候,我们就会额外的看中某些恩赐、看中某些人,而忽略了一部分恩赐不太显著的弟兄姐妹,这并不是上帝的心意。上帝的目的,乃是介着我们不同的恩赐健全教会、成全圣徒,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践行彼此相爱的见证。

当然,也正是通过我们彼此之间的配搭、彼此之间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彼此关心。

昨天聚会结束后弟兄姐妹一直聚集舍不得走,大家就是想多一点沟通。有几个人弟兄围绕一起,他们把我叫过去,我就跟他们分享到一些话语:“因为我们很多的时候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信了耶稣之后,我们的一切就很平安了。但是事实不是的,我们信主还是会有困难面临问题,虽然如此,我们有耶稣基督靠着他能够胜过这一切。”

说完这些,我就看有一位姐妹的眼睛就立刻有泪水,然后就离开我们。人群中有一个姊妹说:“我们就去把那位姐妹找过来一起沟通,我们一起为她祷告吧。”我们主动的去寻找她、去关心她、去为她祷告的时候,她的脸色就跟刚才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大家要互相劝勉、互相代祷、互相鼓励。

我们来到教会,我们的灵命会得到安慰,就会得到成长,这就是团契生活里面很宝贵的地方。同时我们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怀,得到别人的牧养,而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牧养别人的那一位,这就是一个有爱的团契对我们影响。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